长安三万里
  • 作者:
  • 发布时间:2023-11-22
  • 来源:王潇


      前一阵去看了一部电影名叫长安三万里,影片中讲述了唐朝时期在安史之乱中 李白、杜甫、高适、王昌龄等诗人惊涛骇浪的人生际遇,电影也是围绕着他们展开故事,从小切口展开大历史。

      《长安三万里》虽是书写的大唐盛世,但它挑选了一个别致的切入口,是从高适的视角出发去讲李白,电影的开头就讲述了安史之乱后数年,吐蕃大军入侵西南,大唐节度使高适交战不利,长安正岌岌可危高适向监军太监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往事,在高适眼中的李白是一个想做官,爱做官但是仕途一直不顺的李白,也正是因为这样也反映出当时盛世的背后及虚空,但是一心想要摆脱商人之子身份的李白选择了入赘豪门,以此找到仕途的捷径,李白终于得到举荐,朝天阙拜见唐玄宗,处于仕途最巅峰的李白饮酒狂欢,不可一世;但好景不长,又屡次被贬,屡次三番受挫后,李白态度坚决地表明自己要“入道”了,可几年后高适又听闻李白再次入赘的消息;更致命的是,在安史之乱之后,李白选错政治阵营,进入永王麾下,写下了《永王东巡歌》,背上杀头的罪名,李白的受挫和凋零,来折射盛世的衰落和一个浪漫的文学时代的落幕,在安史之乱爆发的背景下高适选对了政治阵营并得到重用,短短几年时间就做到了封疆大吏的位置。但这并非盛世下积极入仕的结果,而是乱世中因缘际会的运气由此,高适晚年的身居高位,并非盛世的体现,而是盛世衰败下的意外。而写下“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”的高适,在面对沦为阶下囚的李白的求救,终究是选择无动于衷。电影中说他救了,可实际上呢?没有人知道答案。

      但李白还是足够幸运的,很多与他并无深交的人都参与了对他的营救,最终被轻判流放夜郎更幸运的是,乾元二年,李白至白帝城遇赦,立即返舟东下江陵,途中快船快意地写下了那首著名的《早发白帝城》。